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波爾斯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波爾斯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BOLS是什麽酒啊!!!
Bols是一個公司,並不是酒。是一個生產酒的公司,主要生產烈性甜酒和金酒。Bols即波爾斯公司,是荷蘭古老企業之一。早在1575年,盧卡斯ⷦﯼLucas Bols)先生就開始在阿姆斯特丹釀造烈性甜酒。四個世紀後的今天,由波爾斯公司釀造的烈性甜酒和金酒銷路越來越廣,已出口到世界各地110個國家。?url=G2sOOItX11-STTovnqbHH8DL690AUl7Bo29n_oV91g3GPZOvW-Gbk8U3URZF9DwqnA65pWBHB_rFGZxzyHqXaKbols 不是什麽酒,它是荷蘭的 一家著名的生產酒的廠商,旗下有多種利口酒、烈酒。BOLS是荷蘭的一家著名的生產酒的廠商。【中文名稱】:藍香橙酒【英文名稱】:Bols Blue(orange liqueur)一牌子啊..你那個是伏特加..不是藍橙..藍橙是藍色的......味道特奇怪的。..
完形心理學 是什麽意思 介紹下?
"格式塔心理學"(Cestaltpsychology),也稱為"完形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有魏太默(Max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苛勒(WolfgangKohler,1886~1941)等人,這一學派主要活躍於1912年到20世紀40年代,研究內容主要是意識體驗,著名論點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意思為“形式”“形狀”,是指動態的整體(dynamicwholes),在心理學中用這個詞表示的是任何一種被分離的整體,因此,格式塔心理學也被譯為
完形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明確指出:構造主義把心理活動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元素進行研究並不合理,因為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整體性,心理、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機械總和。
格式塔心理學著重在知覺的層次上研究人如何認識事物,作為一種學派重視心理學實驗,研究的結果在當時很有影響,尤其是有關知覺的一些實驗結果,稱為格式塔知覺規律,至今在心理學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同型論:同型論指一切經驗現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與心理現象之間具有對應的關係,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
2、完形組織法則:完形組織法則是格式塔學派提出的一係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它闡明知覺主體是按什麽樣的形式把經驗材料組織成有意義的整體。
3、心理發展: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意義的改變就是心理的改變或發展,這是用刺激—反應的聯結公式無法解釋的。行為是由相互作用的力組成的動力模式支配的。
4、人格理論:格式塔心理學派把人格看作是一個動態的整體,行為場有兩極,即自我(人格)和環境。當一個人的目標(即動機和需要)一經達成,緊張就會消失。擴展資料格式塔心理學的積極意義:1、批判元素主義:格式塔心理學最突出的貢獻之一就是對以構造主義心理學為代表的元素主義心理學的批判。2、促進人本主義興起:格式塔心理學強調整體論,這一觀念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3、對社會心理學起到發展作用:場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引入心理學的,這一思想後來在社會心理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許多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建立都以此為出發點。
格式塔心理學很重視心理學實驗,他們在知覺、學習、思維等方麵開展了大量的實驗研究,這些研究也為後來的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格式塔心理學主要研究知覺和意識,探究知覺、意識的心理組織曆程。格式塔學派認為,心理意識活動都是先驗的完形,是先於人的經驗而存在的。
人所知覺的外界事物和運動都是完形的作用。格式塔學派主張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
比如,人們對一朵花的感知,並非單單從對花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感官資訊而來,還包括我們對花過去的經驗和印象,加起來才是我們對一朵花的感知。
根據格式塔心理學家的觀點,對日常世界的知覺被人們主動地組織成一個整體,就像夜空中的北鬥七星。
韋特海默采取了胡塞爾現象學的觀點,主張在觀察心理學現象時保持現象的本來麵目,不要將它拆分為感覺元素,現象的經驗是一個整體。由於格式塔體係最初是在柏林大學的實驗室完成的,因此也被稱為柏林學派,人物包括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1912年,對於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來說,是一個到處都是挑戰的年頭。在美國,行為主義對構造主義猛烈抨擊,與此同時,在德國,格式塔心理學也開始討伐構造主義。為此,構造主義譏諷韋特海默等人說,格式塔心理學不過是“磚塊和灰泥心理學”——用如同灰泥的聯想過程將心理元素的磚塊粘合起來,構成心理大廈。
開始時,行為主義和格式塔“同仇敵愾”,到後來,他們也互相對立起來。根本分歧在於,行為主義完全不討論意識,甚至不承認意識的存在;格式塔承認意識的價值,但是不同意將意識分解為元素。
心理學家喬治ⷧ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用來說明格式塔心理學和構造主義之間的區別:
當你走進心理學實驗室,桌子上放著一本書,構造主義心理學家會說“它的封麵是一個暗紅色的平行四邊形,下麵有一條灰白色的邊,再下麵是一條暗紅色的細線”;
格式塔心理學家則會說“那是一本書,是直接得到、不容置疑的知覺事實。任何人在應該看見書的地方看見了暗紅色的斑點,那麽他是一個病人”。
一戰期間,韋特海默在軍隊進行聲源檢聽的設計研究,戰爭結束後,他來到柏林大學,後來出任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係主任。1933年,韋特海默被撤銷了大學職務,被驅逐出德國,他帶著家人遷居捷克斯洛伐克,在英國謀職未果,後來定居美國,在被稱為流亡大學的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工作——這所研究機構收納了170多位來自法國的學者、科學家和他們的家人。
韋特海默一生的著作不多,但是對格式塔心理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格式塔心理學”這一術語就是他首創的。他從直觀的角度、從整體到部分來理解心理現象,並且將整體結構的動態屬性看作是心理現象的本質。他還試圖用動態交互作用解釋神經活動和知覺間的關係。在最後十年中,韋特海默將完形理論拓寬到許多新的領域中。
格式塔心理學三劍客之一的考夫卡隨後也移居美國,加入史密斯學院。在接管柏林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十年後,苛勒開始為了反納粹而鬥爭,他寫文章批判納粹的統治,在公開場合發表他反對民族社會主義的觀點。
1933年,他到哈佛大學演講,哈佛的哲學家們希望他能夠留任,但遭到了心理學係主任波林的反對——閔斯特伯格的錯誤不應該再次發生。1935年,苛勒被命令發誓效忠希特勒,他選擇了拒絕,遂辭去教職,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什麽是格式塔心理學(完形心理學)?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